西双版纳州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13 01:07:27     来源:西双版纳州政协 阅读次数:8111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州人才工作现状,总结经验,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推动人才强州战略深入实施,根据州委陈玉侯书记到州政协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州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州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工作。调研组由李永义副主席带队,深入三县市和州直有关部门、单位,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走访了解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多年来,我州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来抓,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在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2000年即成立了以州委副书记为组长、州委组织部部长和州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委组织部,目前共有16个成员单位。2010年在州委组织部设立了人才工作科,建立了情况通报、联席会议、任务分解和调研督查等工作制度,真正意义上把开展人才工作的机构和平台搭建了起来,人才工作迈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州委把人才工作列入了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随着全州人才工作的不断推进,党政职能部门的人才工作职责逐步理顺,形成了由州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群策群力的人才工作格局,搭建起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平台。

(二)重视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自1999建立起州委专家库以来,州委、州政府对人才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逐年重视。十多年来,先后出台了二十多个人才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对全州人才工作产生了较大推动力的有:《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实施意见》(西发〔2000〕33号)、《西双版纳州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实施意见》(西政办发〔2004〕1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05〕24号)、《西双版纳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西发〔2011〕3号)、《关于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我州园区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西办发〔2013〕24号)等,以及州委联系专家管理办法、州委联系专家和专家服务团制度等一系列重大的人才政策。

尤其是2014年,我州的人才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州委、州政府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工作实际,大胆借鉴先进地区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台了《西双版纳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14〕15号),提出了2014-2020年全州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提出了重点实施9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公寓、专家服务团(站)和人才协会的建设,大力提高对州委联系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奖励等一系列目标计划和措施,明确了每一项人才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出台了28个相关的配套政策,涉及全州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我州党管人才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入推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1、体制保障方面。自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州人才办建立了情况通报、联席会议、任务分解和调研督查等工作制度。将人才工作列入党政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人才资源统计,每年一次的人才工作培训,每半年一次的人才工作专项调研和随机督查,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各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人才工作逐渐转变为常规性工作。

    2、经费保障方面。州委、州政府坚持人才投资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全州对人才工作的投入逐年提高,州委15号文件规定每年投入人才工作的州级财政经费为500万元左右,并建立了人才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勐海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作为人才发展基金,并且实现逐年递增和滚动续存。

    3、信息资源和宣传保障方面。为较为合理和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州人才办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全州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人才资源信息化打下了基础。

    4、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坚持每5年开展一次科技进步奖人才奖的评选,并适时表彰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2015年州委州政府设立了人才综合性奖项---“西双版纳英才奖”,对全州人才工作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四)创新工作思路,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1、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推动高层次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尝试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从中央省属驻州科研单位和我州高层次专家中遴选出47名州委联系专家,并从州内外挑选出300多名专家组建了农业、医疗等10个专家服务团,将专家服务的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实施项目合作;二是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和人才特区。2014年将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景洪工业园区和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确立为西双版纳州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将磨憨跨境经济合作设立为人才特区,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样板和高地,以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全州人才工作大步发展;三是推动人才工作项目化。坚持以重大人才项目与党委政府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相衔接,用项目培养人才,用项目引进人才,用人才支撑项目。目前实施的九大人才工程,都是将培养经费和项目科研相结合,10个专家服务团每个分团每年都确定两个以上的项目来具体服务。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人才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始终把培养和提高本地人才的素质能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十二五”以来,围绕《西双版纳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突出人才培养重点,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自2015年起,西双版纳州每年投入人才培养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在六支人才队伍选拔培养一定数量的“领头羊”人才,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奉献服务的双带效应,在全州营造人人争相成才,人人争相奉献的良好氛围。用5年时间重点在全州选拔20名学科带头人、20名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0名技能大师、 20名“文化名家”、25名教育领军人才、10名傣医药名家和20名青年博士,建立3个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工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贫困学子奖励计划等10大人才培养工程,逐步培养出一支立足西双版纳、服务全省、辐射东南亚的沿边人才队伍。

    3、紧贴发展需要,多举措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一是公开招聘、招考急需紧缺人才;二是“主动出击”,组团到省内外高校招聘。由行政主管部门、人社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用人单位组团到人才招聘会现场招聘人才,直接与经面试合格的毕业生现场签订就业协议,开辟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例如2012—2016年,州直医疗卫生单位共引进人才4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9人,本科生392人;三是采取柔性引才方式,集聚各类优秀人才。鼓励用人单位,特别是实施重大项目的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四是通过交流合作,以对口支援的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援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景洪市人民医院及西双版纳农垦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支援勐海县人民医院,州傣医医院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对子等,通过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卫生工作理念、经验及方法,对提升我州医疗卫生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十二五”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全州整体性人才开发工作进入快车道,六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截止2015年底全州六支人才队伍总量为7240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8397人(占人才总量的11.60%),专业技术人才26271人(占人才总量的36.28%),高技能人才20161人(占人才总量的27.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584人(占人才总量的14.62%),社会工作人才1109人(占人才总量的1.53%),农村实用人才7412人(占人才总量的10.2%)。

全州人才队伍不仅规模日益壮大,而且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呈现出量质齐增的可喜局面。

一是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我州共有高中(中专)学历人口68604人,大专学历人口12697人,大学学历人口2717人,研究生学历人口97人。2010年,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和研究生学历人口分别增长到53793人、28820人、13913人、534人。十年时间全州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增长了5倍。同时,2000年以前我州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及获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专家仅有24人次,截至2015年,全州增加到81人次。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速增长,人才队伍“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特征明显。

二是职称结构一步优化。2002年至2015年间,我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高级职称人员从250人增长到1562人,增长了5倍;中级职称人员从3330人增长到8094人,增长了2.4倍;初级职称人员从12094人减少到8592人。

三是年龄结构一步优化。各支人才队伍中,35—55岁年龄区间的人才占了60%左右,骨干力量主要集中在35—45岁之间的中青年人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二、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应该肯定,“十二五”以来全州人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应该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州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较大的差距。人才队伍总量偏少、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结构尤其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困难易流失,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等等仍然是困扰我州人才工作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最大的短板。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其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首先我州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人才队伍底子薄、根基浅、发展缓慢;其次我州经济实力弱、财力有限,城市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大,人文和生活环境较差,吸纳人才的载体、空间和引力有限。

主观方面,则是我州的人才工作本身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实施人才强州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人才理念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和单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口头说得多,实际干得少;政策制定多,具体落实少;舆论宣传多,实际扶助少;经济指标喊的多,人才指标说的少的现象。落实到各项人才工作上就出现了无组织领导、无人才机构、无人才工作经费、无人才工作考核指标四无现象,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人才管理单位和企业甚至连自身管理的人才底数都摸不清楚,对人才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人才战略定位不清。虽然我州已经于2011年制定了《西双版纳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西发〔2011〕3号),并于2014年成立10个行业专家服务团,但人才工作战略定位仍不够清晰,人才工作还未能完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缺乏对人才工作的短期和长期顶层设计。导致人才政策种类少、力度小,未能从人才居留、科研、创业、成长、发挥作用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具有实效的具体措施,直接制约全州人才队伍发展。

三是无所作为的思想意识较重。部分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认为边疆欠发达地区机会少、经济待遇低、环境条件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往高处走”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人才工作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引不来且留不住金凤凰,也阻止不了“孔雀东南飞”。因此对做好人才工作缺乏信心,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投入到人才工作之中。

(二)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人才竞争能力较弱

首先,我州虽然出台了一些人才政策,但人才政策数量少,政策措施不够有力、不够有效、不够配套,创新力度不大,在人才工作环境营造和人才服务优化方面尚没有具体举措,西双版纳州甚至没有出台象样的人才引进的相应政策,《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实施意见》(西发〔2000〕33号)已经是15年前制定的政策了,远远无法满足当今的人才发展和人才竞争形势。而教育、卫生等各行业各部门出台的人才政策则五花八门,更谈不上在全州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而人才工作先进地区普遍从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科研资助、学习进修、创业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出台了优厚的政策,西双版纳州在全省人才竞争中已处于落后地位。

其次是人才政策落实难。我州尽管人才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但多年来也出台过一些有关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但一些较好的政策规定根本就执行不下去、落实不了。如十五年前出台的《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实施意见》中的不少政策措施从来就没有落实过;2005年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05〕24号)和《州委专家管理服务暂行办法》(西办字〔2011〕1号)提出关于“州委联系专家在岗期间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建立专家学者休假和疗养制度”,在2005-2012年7年时间内只发放过一次专家生活补贴,直到2013年开始才下发专家生活补贴和给予休假疗养体检待遇;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硕士以上的人才,州委、州政府关于人才政策中的配套费用(科研经费、住房安置等),一些倾向性优惠政策都没有得到落实。另外,有关人才引进、开发、培养、奖励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策与落实之间的脱节。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影响非常不好,既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又损害了党委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三)用人制度改革滞后,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一是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消除。论资排辈、官本位等思想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存在。对人才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在对人才的录用、统计、职称的评聘、待遇的提供等方面,存在着重资历身份、轻能力实干,重学历职称、轻业绩贡献的现象,导致部分人才对发展环境、成长空间不满,挫伤了干事激情。另外,对体制内的人才和体制外的人才,对国有单位的人才和非公领域的人才,对自身培养的人才和外面引进的人才,没有统筹协调好。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1999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干部职工可以相互流动,但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控编控岗,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在城乡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流动存在关卡多、阻力大、流动难的现象,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比较低,人才的使用效率还不高。造成党政人才选人视野不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人才管理机制僵化,进口不通、出口不畅,造成一些地方和单位人才短缺和人才闲置同时存在,人才大量流失和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同时存在,用非所学和学非所用同时存在,人才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埋没人才、压制人才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人才概念和评价标准,打破了以往“唯身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陈旧标准,但我州目前人才评价体系还没有与上述要求相适应。各行业、各支人才队伍没有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如在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上,还在以资历、学历作为主要条件,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评定结果缺乏准确性。而在推荐提拔使用、外出考察培训、落实报酬待遇、评优选先时,大部分看资历、看职称,致使一部分人才消极应付、混资历,不安心本职工作。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难以调动各行各业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

(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才工作成为“无米之炊”

长期以来,由于我州经济发展滞后、财力有限,加之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到位,人才工作总被当作“软任务”、“软指标”, 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州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最大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致使州委、州政府出台的一些有关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规定一旦涉及核心问题----财政配套资金问题,就执行不下去、落实不了。例如州委、州政府《关于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14]15号)文件中提出的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因州级财政资金紧张而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由于投入不足,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老、大、难”问题。“难”的核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财力有限,在人才建设上投入少,难以用优厚待遇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致我们在人才竞争中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受财力限制,我州各项人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引进难,尤其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更难。我州生活成本高,而收入相对偏低,外来人才到我州工作,工资收入仅够最基本的生活开支,甚至入不敷出,住房无保障,人才严重流失现象在我州各行各业普遍存在。

    由于投入不足,基层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留不住人才的状况一直难以解决,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问题突出。最突出的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的难题:因乡村医生补助较少,没有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缺乏有效的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整体水平低,后继乏人,医疗卫生工作“网底”不牢。由于留不住人才,缺乏有资质的医护人员,乡镇医院普遍存在长期、大量聘用临时医护人员,有的乡镇已达到在职与临聘人员比为1:2。

    由于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经费难以保障,各类人才培养工作规划、计划难以得到落实,致使大多人才培养工作“浮于水面”、流于形式,“青蜓点水”式的培训难以满足我州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推进人才强州战略深入实施

首先是要解决“真”重视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从战略高度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理念和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的理念,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体现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到工作部署和落实中。只有解决了“真”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制度优先完善,人才强州战略的各项措施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其次要增强信心,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要坚决摒弃陈旧观念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人才观来指导人才工作。应该看到,我州开展人才工作既有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国家西部大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州建设面向东南亚重要枢纽的战略部署,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我们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以更灵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宽松的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活人才,把我州人才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二)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提高我州人才竞争力

1、推进人才政策创新,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今后一段时期西双版纳州的人才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仍然应该放在人才政策的创新和落实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符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引才聚才用才育才的政策体系建设,形成一批符合全州各族各类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实际的人才工作政策,把人才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政策化的轨道上来。

    一是贯彻落实《西双版纳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相关单位根据《实施意见》的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在2014年出台的30个配套政策基础上,继续将剩余的20个左右的配套政策完善出台并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形成督促检查机制,真正将15号文件和配套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全州目前存在引才政策缺失的情况,要通过广泛调研,着手制定急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尽快制定出台紧缺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引进人才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工资福利、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和配套政策。研究制定特殊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做到特事特办。同时,要按照相关文件推动人才公寓的建设工程,尽快拿出人才公寓建设方案,使人才引进住房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人才到西双版纳安家落户,工作创业。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政策。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和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实施一批人才培养中长期项目。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逐步向企业集聚。

    四是完善稳定与用好人才的政策。不断健全州委联系专家和专家服务团制度。在现有州委联系专家库和州委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出台州委联系专家智力服务办法、州委联系专家考核办法、州专家服务团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全州专家生活补贴和工作经费,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建立重大决策州委专家咨询机制,在全州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立项时,邀请州委专家和专家服务团成员会参与决策;吸引符合条件的人才参加政协、青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各种参政议政组织,充分发挥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参政议政作用。

五是实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专项政策。研究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非公经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力度,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经济组织创新创业。

    2、加强执行力,确保制定的人才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解决人才政策落实难问题,需要对过去已出台的人才政策进行一次梳理,对已经过时、不合时宜的,不符合实际、确实执行不了的,该取消的就取消,该废止的就废止。凡是确定继续保留、继续执行的人才政策,就必须加大政策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制定新的人才政策时,既要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又要量力而为、科学测算,制定出符合我州实际的政策措施。制定政策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更不能制定出台就完事,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就必须坚决执行,这不仅是维护党委政府权威和形象的问题,更关乎我州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活力来自改革创新。要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优化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州各项事业建设中来。

1、改革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建议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州县市区和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作为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抓好人才工作的意识。进一步调整充实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议由州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一步完善全州人才工作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要设立独立的人才工作机构——组建州委人才工作办公室。我州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仅只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具体事务由州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承担,该科仅有编制职数一人,除州委组织部外,其他部门都没有配备专门的人才工作科室和工作人员。为适应全州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管理形势需要,建议成立县处级独立建制的州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由州委直接管理,具体负责全州党管人才各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或明确承担人才工作的职责科室。同时,将人才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部门的任期目标考核,促使各级党政部门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疏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相互流动机制,盘活人力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健全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生产一线流动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的津贴标准,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提供保障。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机制,整合全州各类人才资源市场,积极培育、扶持新型专业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健全人才市场服务标准,形成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

3、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依据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既突出用人单位评价人才的主体作用,也要注重发挥业内专家在标准制定及评审工作中的作用,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公平的评价规则,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4、健全人才待遇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本地人才,要给予与引进人才同等待遇;企事业单位选聘的急需紧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继续实施州委联系专家补贴、休假、疗养和体检制度。完善各类人才的选拔奖励机制,抓好州级学科带头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技能大师选拔培养工作,重点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培养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工程、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工程等九大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培养工作,坚持每三年开展一次西双版纳英才奖,每五年开展一次科技进步奖、优秀专利发明奖的评选。适时评选表彰一批十佳教师、十佳校长、十佳医务工作者、十佳文艺创作人才、优秀职业经理人、优秀高技能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对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州委、州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奖项者,符合条件的纳入到州委联系专家库和专家服务团。初步形成符合西双版纳州情实际的人才奖励体系,营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1、转变方式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力度。在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对州内现有的人才培训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探索转变财政培训教育经费支出安排方式,对州委党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各行业各单位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逐步实行竞争性资金安排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培训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外聘师资库”,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居干部进行全覆盖式轮训。与国内高校合作,建立党政干部高校培训基地,实现党政人才培训方式多样化。强化企业人才培训,整合州内高职院校、联合州外培训资源,建立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对各类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引进一批专业人力资源培训机构,不断满足各类别、各层次人才培训需求。

    2、推动州市县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人才特区。在现有四个州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一个人才特区的的基础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特色功能区和州内的重点产业项目着手选拔和打造一批州市县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大对人才示范基地的投入,推进示范基地的政策建设和创新,强化示范基地的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同时,围绕全州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现代服务业五大生态产业引进人才,围绕推进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和国家支持建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着力加强跨境经济合作、边境贸易等方面人才培养,及时制定出台有关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发挥人才的作用,构筑我州人才创新创业的样板和高地。

    3、加大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基层人才队伍是全州人才队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高基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关乎民生问题,关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基层人才培养规划、计划,加大对基层尤其是农村人才培训经费投入的倾斜力度,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基层人才培养工程。为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可借力自治州条例,探索以委培的方式,在州内大、中专院校开办教育、医学、农科等方面的中等专业班,为我州农村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专业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的突出问题。

(五)完善人才资金保障机制

1、设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人才工作关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全州人才工作,首先需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七届州委常委第84次会议纪要提出:“设立州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因此按照州委要求,结合我州人才发展实际,尽快在全州设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是当前开展人才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确立人才住房保障机制。州委、州政府《关于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14]15号)明确提出: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工程,每年拿出5%的公租房源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当前工作就是要抓落实,推动人才公寓建设工程启动,真正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3、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对重点人才开发的预算支出,大力支持人才创新。以学术津贴、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项目申报等形式全面扶持各类高端人才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对获得国家专利、政府荣誉、科研学术奖项、入选各级人才项目的人才给予政府奖励或资金配套。大力扶持人才创业。建立创业资助评估制度,对创业成功可能性大、符合西双版纳州发展战略方向的人才创业项目,视情况给予创业启动资金、项目配套、创业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提供场所等优惠。

 

 

 

 

                            政协西双版纳州委员会

                            2016年12月20日